
佛在《金剛經》裡告訴我們:‘三心不可得,萬法因緣生。’這個意思就是說明,眾生以為自己能分別、能執著,能愛、能取、能有的自心;而‘三心不可得’說明能有的心是虛妄的、不實的,是不可得的;‘萬法緣生,當體即空’,則一切萬物也是不可得。
‘能得與所得,俱不可得’,這是佛為我們說出事實的真相。不但一切法不可得,非法也不可得。佛為什麼要說‘非法’?‘非法’就是空相。‘法’是有;‘非法’是空。在三界之內,欲界、色界執著「有’;無色界人執著「空’。空、有俱不可得,這才能超越輪迴。然在三界之外,偏真涅槃也是空相。阿羅漢、辟支佛證入涅槃,往往就停住在其中。
佛在經上說,‘阿羅漢住在偏真涅槃是二萬劫;辟支佛住在涅槃的時間是一萬劫。’換句話說,這麼長的時間他無所作為,工夫完全停頓在那個地方,毫無進展。這叫作‘墮無為坑’。所以佛這兩句話意思就非常深遠,教導菩薩空、有兩邊都不住。這就是‘無上甚深微妙法’,就是‘無上菩提’。
眾生在世間,生生世世無論怎麼辛苦,怎麼忙碌,都是四種緣在主宰:就是報恩、報怨、討債、還債。如西方的資本家,他集聚雄厚的財富,我們仔細一觀察,他還是為了討債還債而來。他有公司、工廠和許許多多的員工。他養活這些員工,也就是過去世欠他的債務。欠他多的,養活他一輩子;欠他少的,養他一年、兩年。員工離開了,那是欠得少的。所以,他自己天天精勤在那裡策劃、經營,都是討債、還債。
員工當中有對他很尊敬的,全心全力替他工作的,那是報恩的。有一些找麻煩的,想方法來搗蛋的,那是報怨的。我們看穿這一點,對於世間的真相便不難理解;而後對這個世間‘留戀的心’自然也就淡薄了。唯有看清楚真相,才知道斷惡修善,積功累德;才知道念佛了生死,超三界的重要性與迫切性。這才是一個真正覺悟的人,真正有智慧的人。如果還是迷戀在這個世間,貪圖世間的功名富貴,他這一生當中決定不能超越輪迴。不能超越輪迴,我們知道來生在三善道的機會少,在三惡道的機會一定多。
探索更多來自 多 1 個站長 的內容
訂閱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。